背景图1
背景图2
背景图3
背景图4
背景图5

感官鉴别有哪几个方面_茶叶外观的感官鉴定

其它茶 编辑: 日期:2025-08-21 12:06:15 0人浏览

很多朋友对于茶叶外观的感官鉴定和感官鉴别有哪几个方面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感官鉴别有哪几个方面_茶叶外观的感官鉴定

一、怎样鉴别茶叶的品质

1、看外形:从外形上来看,品质优异的茶叶的外形的条索是非常的紧实的,形状是均齐且规整的,越紧细越厚重的就代表茶叶的品质是越好的。劣质的茶叶的外形看上就是十分的粗糙、松散以及结块短碎。

2、看嫩度:看茶叶的嫩度去进行鉴别,可以通过感官去判断,可以看茶叶的芽尖和白毫的多少。芽尖和白毫多的是品质优异的茶叶,如果芽尖和白毫少的或是没有的,叶质老的,则是劣质的茶叶。

3、看净度:茶叶的净度其实主要是通过茶叶中的茶梗以及茶片和茶末等的含量和非茶类的杂质的有无去鉴别的。优质的茶叶是十分的洁净,是没有茶梗和杂质的;劣质茶叶里是有茶梗和碎末等的。

此外,茶叶的好坏可以通过茶叶的鉴别区别,但是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术的。懂得买茶的朋友都知道,想要买到好的茶叶,直接去茶农处买是最好的。如果你想要买到品质好的茶叶

二、什么商品可以进行感官检验

1、凡是作为食品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食物,其品质优劣与真伪评价,都适用于感官鉴别。而且食品的感官鉴别,既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在室内进行技术鉴定,也适合广大消费者在市场上选购食品时应用。可见,食品感官鉴别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其具体适用范围如下:

2、(1)水产品及其制品:鱼、虾、蟹等水产鲜品及干贝类、海参类等经过感官鉴别,即可确定能否食用。方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

3、(2)奶及其制品:消毒鲜奶或者个体送奶户的鲜奶直接来用感官鉴别也是非常适用的。在选购奶制品时,也适用于感官鉴别,从包装到制品颗粒的细洁程度,有无异物污染等,通过感官鉴别即可一目了然。

4、(3)冷饮与酒类:冷饮与酒类的感官鉴别也具有很广泛的实用性。特别是酒中的沉淀物、悬浮物、杂质异物通过感官鉴别都可以直接检查出来。。

5、(4)蛋及其制品:禽蛋种类很多,它与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能否食用或者变质与否,通过感官鉴别即可作出结论。这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讲是很适用的方法。

6、(5)肉及其制品:畜肉种类很多,禽肉更是不胜枚举,如猪、羊、牛、马、骡、驴、狗、鸡、鸭、鹅等畜禽肉及其制品都可以进行感官鉴别。各种畜禽肉都有其相应的特点,病、死畜禽肉与正常畜禽肉的鉴别方法,不仅对食品卫生或质量管理人员适用,而且对于为数众多的购买畜禽肉的消费人群也是适用的。

7、(6)调味品与其他食品:调味品主要是酱油、酱、醋及酱腌菜,其他食品如茶,糕点等等。这些食品都可以通过感官鉴别,把宏观指标不符合卫生质量要求者区分出来予以控制,严防流入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总之,各种食品原料及其制品质量的宏观评价,都适用于感官鉴别方法。

三、茶叶查清的标准

GB/T23205-2008茶叶中448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23204-2008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3193-2008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21729-2008茶叶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

GB/T23376-2009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23379-2009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5009.176-2003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5009.57-2003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四、真假茶汤的鉴别方法

真茶与假茶,一般可用感官审评的方法进行鉴定。即运用视觉、味觉等器官,对茶叶固有的色、香、形、味特征,用看、闻、摸、尝的方法,判断茶叶的真假。

1、鉴别时,通常先用双手捧起一把干茶,闻茶叶的气味。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凡带有腥气或其他异味者,为假茶。如果取少量茶叶用火灼烤,真茶与假茶的气味更易识别。

2、其次,还可以从茶叶的颜色上来区别。抓一把茶叶放在白色的瓷盘上,摊开茶叶,细心观察,若绿茶深绿、红茶乌黑、乌龙茶乌绿,为真茶本色。若颜色杂乱而不协调,或与茶叶本色不相一致,即有假茶之嫌。

3、真茶有明显的网状脉,支脉与支脉相互联系,呈龟壳状,在三分之二的地方向上弯,形成波浪形,叶内隆起。假茶叶脉不明显或过于明显,一般为羽状脉,直射边缘,叶内平滑。真茶边缘有明显锯齿,叶茎稀少,近叶柄茎部平滑无锯齿。假茶叶边缘有的有锯齿,有的没锯齿。

4、如果闻香观色还难以判断,那么,可取少量茶叶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进行开汤审评,进一步从茶叶的色、香、形、味,特别是从展开的茶叶叶片上来进行识别。

5、虽然茶树叶片的大小、色泽、厚度各不相同,并因品种、季节、树龄、产地条件和茶业技术措施不同而有差异;叶片的形状、叶缘、叶尖也因茶树品种而有不同,但某些形态特征,却是各种茶叶所共有,而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这是区别真茶与假茶的主要依据所在。

五、如何鉴别茶叶的成色

1、茶叶的鉴别主要是指通过感官来评判真茶与假茶、新茶与陈茶。

2、1,真茶与假茶真茶与假茶,既有形态上的区别,又有生化特性上的区别。

3、一般地说,饮用真茶怡神悦志,有十大保健功能,而饮用假茶有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鉴别真茶与假茶可一闻、二看、三测定。

4、一闻是指闻茶叶的气味。可干闻,亦可用火烘烤后再闻。凡具有茶叶固有的香气者为真茶;凡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者为假茶。

5、二看是看叶片的形状。把茶叶用沸水冲泡开,不同品种的茶树其叶片虽有差异,但都有如下共性特征。其一,茶树叶片边缘锯齿一般为16~32对,叶片的锯齿都是上部密而深,下部稀而浅,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而假茶的叶片或四周布满锯齿,或者无锯齿;其二,茶树叶片的叶背叶脉凸起,主脉明显,并向两侧发出7~10对侧脉,侧脉延伸至离边缘三分之一处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形的网脉系统。凡不具备上述特征的都是假茶。

6、三测定是指用化学方法测定“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凡是咖啡碱含量达2~5%,同时茶多酚含量达l0~20%的是真茶,否则即是假茶。

7、2,新茶与陈茶新茶有两种解释。习惯上将当年春季头几批鲜叶,经加工而制成的茶,称为新茶。茶叶销售企业都爱”抢新“,很多消费者也爱”尝新‘’。另一种解释是把当年的茶统称为新茶,而把上一年及年代更久远的茶都归为陈茶。l首先应当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新茶都比陈茶好,有的茶叶品种在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后,品质反而更优异。例如西湖龙井、碧螺春、莫干黄芽等绿茶,如能在生石灰缸中贮放1~2个月后,滋味将更加鲜醇可口且没有丝毫青草气。福建的武夷岩茶只要贮存方法得当,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口感醇滑,妙不可言。贮存多年的武夷陈茶被懂行的茶人视为至宅。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茶也都是香陈益清、味陈益醇。不过,就一般而言,多数消费者都爱喝新茶,特别是绿茶、花茶,存放过年后质量便大减。

8、1)看色泽:茶叶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受空气中氧气的氧化以及光的作用,色泽会有明显的老化。如绿茶中的叶绿素被破坏分解,色泽会从翠绿色慢慢地变成枯灰黄色。绿茶中的维生素C被氧化后会产生茶褐素,使茶汤变得黄褐不清。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后会使色泽由乌润变成灰褐色。

9、2)尝滋味:茶叶中氨基酸在贮存过程中逐渐被氧化,茶叶鲜爽味就相应逐渐减弱或变得“滞钝”。茶叶中的酯类物质被氧化后,会使茶的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

10、3)闻香气:一般新茶的茶香都鲜灵清爽,而陈茶的香气则低浊或含蓄。

六、怎么辨别茶叶的品质

、外形干燥程度:看茶叶干燥是否良好,用手指轻捏,会碎表示茶叶干燥程度良好;如果用力捏不易碎,则是茶叶已受潮回软,茶叶品质受到影响。

2、形状:叶片完整、色泽整齐均匀的较好,茶梗、茶角、茶末含量比例高的茶叶,茶汤品质略差。

3、香气:各类茶由于制法和发酵程度不同,干茶的香气也不一样,茶汤香气以醇和浓郁为上。另外,茶叶如有陈旧味、火味、闷味或其他异味者为劣品。

4、滋味:能让口腔有充足的香味或喉韵者为好茶;苦涩味重者则非佳品。

5、汤色:茶叶因发酵程度各异而呈现不同的水色,茶汤要澄清鲜亮,不能有混浊或沉淀物产生。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