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红茶的制茶工艺,特别是松一制茶的独特之处。红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味道深受茶友们的喜爱。关于红茶的制茶流程,许多朋友可能还不太了解。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红茶的制茶过程,希望能解答大家的疑惑。
一、青茶制茶工艺
青茶,性平,属于半发酵茶,其著名的茶品有大红袍、铁观音、水仙、凤凰单丛、肉桂、漳平水仙等。青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与红茶(全发酵)之间的半发酵茶类,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这种独特的现象源于制作过程中茶叶互相碰撞,使叶片边缘破损,从而形成了乌龙茶独特的香气。
青茶的加工工艺和流程主要包括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及烘焙等六个工序。具体如下:
1. 晒青:在阳光下散发鲜叶中的水分,使叶内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破坏叶绿素,除去青臭气,并为做青做好准备。
2. 晾青: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将晒青后的茶叶放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散失热量,让鲜叶中的各部位水分得到重新分布,便于做青。
3. 做青:又称摇青,在滚筒式摇青机中进行。使茶叶相互摩擦、碰撞,促进茶多酚氧化,形成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色。同时蒸发水分,加速内含物的生化变化,提高茶香。
4. 杀青:与绿茶是一样的,让茶叶在高温中钝化,停止与氧气的结合,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叶边缘是红色的原因。如果不杀青继续氧化,那么发酵度就会上升变成红茶。
5. 揉捻:将茶叶的茶汁挤压出来便于冲泡,再者就是塑造茶叶不同的外形,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
6. 烘焙干燥:以武夷山闽北的乌龙茶为例,多数会选用木炭、竹炭、果树炭来加温让茶叶走水干燥。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干燥之后,青茶即制作完成,之后经过短暂的停留、存放,即达到市场。
二、红茶萎凋技术
红茶的萎凋技术是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萎凋方法主要有室内自然萎凋、萎凋槽萎凋、萎凋机萎凋及各种形式的加温萎凋方法。目前主要采用萎凋槽萎凋或室内自然萎凋。
1. 萎凋槽萎凋:是以人工控制的半机械化加温萎凋方式。具有操作方便、节省劳力、提高功效等优点。可克服自然萎凋的速度慢、效率低、难把控等困难,掌握得当,萎凋质量可与自然萎凋媲美,目前一般茶厂已普遍使用。
2. 萎凋槽的操作技术:主要掌握好摊叶厚度/均匀度,风量大小,温度、翻抖及萎凋时间等外部条件。
三、红茶制茶发酵度
红茶的发酵度大约是4至6小时。但具体的发酵时间长短,要看茶叶老、嫩,天气冷、热,萎调干、湿以及揉捻程度。一般幼嫩叶、揉捻充分的原料、发酵温度高的叶子发酵快,时间相对短一些。反之则时间要长一些。制茶师要随时跟踪发酵进度的。发酵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指标。发酵是否应该终止,还是应该以发酵程度为准。发酵适度一般以叶色基本变为红黄色,青气消失,花果香显现为标准。如果是大批量生产最后用审评的方法看汤色、尝滋味、看叶底,检查发酵程度。
四、制茶的工艺流程目标
制茶的工艺流程目标在于制作出符合特定品质要求的茶叶。不同茶类的制作工艺有所不同,以下列举了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
1. 绿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
2. 白茶:萎凋、干燥。
3. 黄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4. 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5. 黑茶:采摘、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干燥。
6. 青茶: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
五、红茶的焙火方法
红茶在包装装箱前须经焙火,目的在于不改变茶叶原有的香味质量原则下,藉以降低其水分含量,使其含水量介于3~5%,确保贮放期间的质量。而香气不足的茶叶则须加以焙火以提高其香味质量及赋予宜人的火香。
六、红茶怎么捻
红茶的捻制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摘:选择新鲜嫩叶进行采摘,一般会选择上部的两片叶子和芽尖。
2. 杀青:将采摘下来的茶叶放入杀青机中进行杀青处理。
3.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
4.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发酵。
5. 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干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红茶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捻制方法。红茶的捻制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如果你想自己捻制红茶,建议参考专业的制茶师或相关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实践和调整。
关于红茶的制茶流程,松一制茶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5-08-31 09:06:36
2025-08-30 09:43:24
2025-08-28 12:13:43
2025-08-27 09:24:53
2025-08-27 08:13:00
2025-08-26 11:27:59
2025-08-26 11:22:49
2025-08-26 09:17:36